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58

158.当我发现我在

158.当我发现我在灵里在太阳系之外的星空中旅行(这从状态的变化和看似持续约十个小时的移动明显可知)时,最终听见灵人在某个星球附近说话,后来也被我看到。当我接近他们时,在一番交谈后,他们说,别处的来访者有时到他们这里来,与他们谈论神,却混淆了他们的思维观念。他们还指出这些来访者所来的途径,这使我意识到,他们是来自地球的灵人。当我问他们以哪种方式混淆他们时,他们说,这些灵人声称,人必须相信分为三个位格的神性,尽管他们将这三个位格仍称作一位神。当他们检查这些来访者的思维观念时,他们的观念却显示为一个分离的、而非连续的三位一体。有的视这三位一体为彼此交谈的三个位格;有的视两个位格坐在一起,第三位听从他们,并从他们那里出发。然而,他们将每一个位格都称为一位神。他们怨声载道地说,这些来访者通过想三位、说一位把他们弄糊涂了;而事实上,人当照自己所说的那样去想,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说。

与我同在、在世时曾是牧师和传教士的那个灵人此时接受检查,以查看他对一位神和三个位格持有哪种观念;他显示出三位神,但这三位神联结起来形成一位。不过,这三合一却表现为不可见;因为它是神性。当他呈现出这种观念时,给人的感觉是,他在思想父,却未思想主;他对不可见之神的观念无非是对在其初始中的自然界的观念。因此,自然界的至内层就是他的神性,以致他能轻易被引诱承认自然为神。要知道,在来世,任何人对任何事物的观念都活生生地呈现出来;每个人以此方式被检查他在信仰事务上的思维和觉知。对神的观念是每个人思维中的首要观念;该观念若是纯正的,就是将他与神性,进而与天堂联结的手段。

然后,当这些灵人被问及他们对神持什么观念时,他们回答说,他们认为神并非不可见,而是以人的形式显为可见。他们不仅凭内在觉知,还凭祂作为一个人向他们显现而知道这一点。他们补充说,他们若按照某些来访者的观念,真的认为神是不可见的,因而没有形式和品质,根本就无法思想神,因为凡像这样的不可见之物无法落入任何思维观念。听到这里,我蒙允许告诉他们说,他们以人的形式思想神是对的,我们地球来的许多人也持类似观念,尤其在思想主的时候。我又告诉他们说,古人也这样思想,并讲述了我们圣言中有关亚伯拉罕、罗得、基甸、玛挪亚和他妻子的故事,即:他们看见了人形式的神,承认他们所看见的神是宇宙的创造者,并称祂为耶和华;这一点也出自内在觉知。但这种内在觉知现已在基督教界丧失了,只存留在拥有信仰的简单人当中。

属天的奥秘 #2590

2590.我以多种方

2590.我以多种方式被教导,那些过着道德生活,服从法律,过着彼此仁爱的生活,并照自己的宗教信仰获得某种良心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在来世都被接纳。在那里,天使怀着急切的渴望悉心教导他们信之良善和真理。而在接受教导的时候,他们表现得谦逊、聪明和智慧,很容易学习并接受教导,因为他们没有给自己形成任何违背信之真理、需要被驱散的观念,更没有形成任何反对主的绊脚石,不像许多过着邪恶生活的基督徒。此外,这样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不仇恨别人,不因受到伤害而寻求报复,或盘算阴谋诡计。相反,他们会祝愿基督徒;而另一方面,基督徒却看不起他们,甚至尽可能地向他们施暴。但主会把他们从那些基督徒的无情对待中解救出来,并保护他们。
基督徒和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在来世的情况是这样:承认信之真理,同时过着良善生活的基督徒会优先于外邦人或非基督徒被接纳;但如今这样的基督徒寥寥无几。而那些彼此过着顺服和仁爱生活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会优先于那些没有过着如此良善生活的基督徒被接纳。事实上,主以其怜悯接受并拯救全世界所有过着良善生活的人,因为接受真理的,是良善本身。良善的生活就是播种种子,也就是播种真理的土壤本身;而邪恶的生活决不能接受它。即便你以上千种不同方式教导那些沉浸于邪恶的人,哪怕他们成为那里接受教育最好的人,信之真理仍旧止于他们的记忆,不再向前一步渗透到他们从心里所拥有的情感中。因此,在来世,他们记忆里的真理会消散,不复存在。

属天的奥秘 #2996

2996.人体内的一

2996.人体内的一切事物与天上的事物都有一种对应关系,这在世上是一个极深的奥秘,但在来世却是每个灵人最清楚不过的事。事实上,人体甚至没有不对应于某种属灵和属天事物,或说天堂社群的最小部位或粒子。因为天堂社群照着属灵和属天事物的一切属和种而存在;它们合起来以这种模式被排列:它们类似一个人,并且在人的每一个细节上,无论内外,都类似一个人。这就是为何整个天堂也被称为大人;又为何我经常说,这个社群属于人体的这个部位,那个社群属于人体的那个部位,等等(956, 1385, 1525, 1977节)。之所以如此描述天堂,是因为主是唯一的人,天堂代表祂。而且,构成天堂的,是来自主的神性良善和真理;天使因在天堂而被说成是在主里面。然而,地狱里的人却在这个大人之外,并对应于不洁之物,以及身体疾病或瑕疵。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